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高校育人思想的必然要求,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高校育人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提升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研究生学科素养和从教能力,政法学院特邀宝鸡市基础教育一线三名思政课教育专家开展系列讲座。
6月17日下午,陇县南道巷中学校长梁江儒应邀来为我院作了题为《班主任工作与班级活动设计》的教育教学报告。报告会由政法学院杨福荣副教授主持。2021级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
首先,梁江儒讲述了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的重要性,介绍了班主任的工作规定、职责与任务、待遇与权利、培养与培训。其次,他介绍了班级活动的意义和基本原则以及注意点。最后,梁江儒介绍了南道巷中学所开展的学校活动,以学校近期举办的艺术节为例,向学生们介绍了学校活动和班级活动的重要性,让学生有登台展示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能力。


会后,梁江儒对学生提出的如何提高班主任的威信力等实际问题进行详细解答。杨福荣副教授最后对本次讲座做出了总结,强调了学科思政的学习不能停留于书本上、理论上,更要将理念落实到精细化的实践教学中。
2022年6月20日上午,宝鸡市教育局田培中老师应邀来我院作了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分析与解读的讲座。讲座由政法学院杨福荣副教授主持。2021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全体研究生参加了讲座。

首先,田培中老师讲到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及教材的编写理念,要坚持教材政治属性、科学属性、教育属性。其次,田老师介绍了必修三教材的整体架构的设计,设计依据根据中央文件中“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及教材的使用原则、教学方法及建议。最后,田老师以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五课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为例来为同学们介绍如何上好一节课,如何展开教学环节。

会后,田培中老师对学生提出的如何做好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研读问题进行详细解答。杨福荣副教授最后对本次讲座做出了总结,做为研究生要能充分了解熟悉教材,在此基础上认真备课、了解学生,争取可以上好每一节课。
6月22日上午十点,宝鸡文理学院附属中学王小丽老师为我校政法学院2021级学科思政专业的学生做了题为新时代班主任专业成长路径研究的报告。

王老师向同学们传授了从教35年以来的经验和心得,一是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班主任要做到因材施教,深入细致地研究和了解学生,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态度、知识基础、健康状况以及家庭、社会背景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相信每一个孩子经过教育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二是班主任要有责任心、耐心和爱心,“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三是班主任要走专业化成长之路,要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人格上下功夫。既要认真钻研教材,好好备课,平时多加练习,以最好的状态面对学生;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教师要主动学习、虚心学习,在总结反思中成长。教学反思能够促进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并应用理论设计和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正确认识和分析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教学现象。通过反思,教师不断超越已有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王老师的报告不仅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也为同学们指明了提高能力的方向,同时增强了同学们就业的信心。在王老师精彩的讲述中,同学们受益匪浅,也将更加坚定地前行。
通过聆听三位老师的报告,不仅营造了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研究生浓厚的课程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热爱教师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对于培养研究生崇高的教育情怀,开拓研究生的教学视野,提升他们教学素养和从教能力,启发他们为成为合格的中学思政课教师而努力具有一定的意义。(政法学院 文/姜伟 图/葛娅鑫 审核/张波)